【榜样学子】王慧:心中有光,何惧前行

  • 发布人:招生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5日
  • 阅读次数:4864

图片.png

初见时,她是小小的“一只”,有点可爱、温柔。相识后,才发现她的骨子里有一种坚定执着,面对所热爱的、所追求的远方时,她始终选择坚持自己,全力以赴。    

 

她是王慧,文学与历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6级11班毕业生。       

 

她始终保持不断向上的状态,努力又认真

 

她的同学曾思琪说,在她的记忆里,王慧始终坐在第一排听课,考查课、考试课皆是如此,从不敷衍了事。    

 

她的室友肖婷说,大学四年,王慧始终保持不断向上的状态,努力又认真。    

 

她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马遵平说,那个女孩很优秀,哪怕布置再复杂的作业,王慧也会尽力完成到最好。    

 

“上课时,我不会玩手机,认认真真地听课、做笔记,平时合理分配时间处理工作和完成学习计划。”学习上有冲劲的她,在大一时便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后来还一次性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和导游资格证。一直居于专业前列的她,获得过五次专业一等奖学金、三次国家励志奖学金。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拿到导游资格证是远远不够的,带团历练才是他们真正的必修课。王慧第一次带团,时值“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她带团到北川。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带团之旅,背导游词、收资料、演练……她将自己能想到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但在带团前一晚,兴奋、紧张的心情让王慧失眠了,时而思考应该怎么活跃游客气氛,时而在脑海里模仿讲解导游词,又害怕遇到的意外情况。“幸好第一次遇到的游客都很友善,没有为难我。也有游客指出我的不足,都是善意的提醒。”从课堂走向实践,再多的顾忌与紧张,在迈出了第一步之后,前途豁然开朗,剩下的就是在一次次锻炼中提升和沉淀自己。    

 

考研初试结束后,为了将毕业论文与本科专业和研究生报考专业相结合,王慧定下了《上海迪士尼乐园网络关注度省域差异影响因素研究》的选题。为了得到精准的数据,王慧采用了一种统计学方法名为地理探测器,但在此前的专业学习中,她从来没有接触过该统计方法,只能依靠自学,因为数据运算结果不符常理一度造成论文写作停滞不前,甚至被劝更换选题。但王慧并没有否定自我,在导师找到的外文文献的帮助下,将数据进行了离散化处理,使得地理探测器运算得出的结论更加理想。在这个过程中,十分感谢导师的帮助和指导,在给我们指导论文期间,他总是凌晨两三点才休息。  

 

比起空口白话地说,她更喜欢脚踏实地地做

 

她说,大学教会了她很多,无论是什么工作,她都会尽力做好。    

 

大一下学期时,大学生通讯社新媒体中心正在春招。王慧当时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参加了面试。“面试的人很多,本以为我没戏的,但最后接到了师姐的电话,她告诉我过了,当时挺惊喜的。”通过面试后,王慧加入了新媒体中心。再随后,王慧以出色的工作表现担任了游仙校区新媒体中心的负责人。    

 

回想第一次编辑微信推文时,王慧是既兴奋激动,又紧张不安。她回忆说:“因为自己写的东西不再只是孤芳自赏,而是面向全校师生,感觉身上背负着一种叫做责任感的东西。”尽管王慧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但实际操作时,却出现了排版错乱、语句不通、内容深度不够等毛病。修改了无数次后,推文才得以“面世”。虽然第一次的尝试,过程艰辛,但对王慧来说却是莫大的肯定。她说:“尽管现在看来当时那篇文章做得不太好,但当时却足以让一个新加入新媒体中心的我坚定信心,走得更远。”    

 

而让王慧记忆最深刻的一期微信推文是对教育科学学院教师蒋平的采访。正是这篇推文,让王慧从之前固定的排版套路脱离出来。为了将老师风趣幽默的形象更好地表现出来,王慧从采访问题、内容整理再到排版的设计都进行了反复斟酌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篇推文呈现出来后,王慧发现与她之前所做的内容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    

 

比起空口白话地说,王慧更喜欢脚踏实地地做。为了锻炼自己,王慧常常参与记者站的采访与写稿工作,两年多的工作经历让王慧练成了集“采、写、编”于一身的“全能小微”。除此之外,她还经常带着部门成员进行“头脑风暴”,选择有吸引力的主题,判断内容的可行性,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内容,最终写出一篇有质量的推文。工作上投入的她,总计参与制作60余篇微信推文,而她参与完成的微信作品《对不起,我不能一直陪伴你……》在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018年度好新闻评选中荣获新媒体类三等奖。    

 

王慧任职期间,她带领着新媒体中心不断发展,以一篇篇独具创意的微信推文反映了学校最新、最热的资讯,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看见大学生通讯社的存在。现任新媒体中心负责人陈泓羽说:“她教会了我们很多,实用的工作技巧,负责的工作态度,还有是她让我明白热爱就要一直坚持下去。”部门成员孟文尧也道:“两年的时间让我发现她的认真负责,那些在一起拍照采风写公众号的日子,不仅仅是工作,也是热爱的生活的一部分。”       

 

她明白全力以赴是唯一的选择

 

“心之所向,有如万丈迷津,其中并无舟子可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好在漫漫长路,终于上岸了。”考研成功后,王慧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写下了这句话。寥寥数语,却是对她的考研历程的一个真实的写照。这是孤勇前行,为心中所想而拼尽全力的一人之旅。    

 

在决定跨考新闻传播学专业之前,王慧也想过要考本专业——旅游管理,但数学却是她难以逾越的一个关卡。“我买了数学的全套考研资料,也认认真真地跟着视频课学了几天,但还是发现自己确实没有学数学的脑袋。”她笑着说。最终是在大学生通讯社里两年半的实践经历,给了王慧下定决心跨考专业的底气。    

 

从头开始学一门不曾接触的专业,这意味着王慧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初读传播学,便觉妙趣横生,有趣至极。但当最初的热情慢慢冷却,我发现深层的思考比单纯的热爱更重要。”从《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的人门到《网络传播概论》的理解再到《整合品牌传播》的融会贯通,她将十本专业书反反复复地研究。为了明确学科分支与基础内容,她一遍一遍地画着知识框架。。    

 

在考研过程中,王慧的作息时间常常是“朝六晚十”,即使是偶遇停电,她依然坚守在考研教室里。但情绪也会突然失控,暑假里的一天,她生病难受再加之考研的压力,脑海里的那根敏感脆弱的线一瞬间崩断,她哭了好久好久。最后,自觉没有回头路的她还是选择咬牙坚持。她像一张白纸,一笔一划地被陌生的专业知识填满。一直以来的不懈努力,让王慧取得了初试392分的好成绩,成功通过目标大学的复试线。    

 

而特殊时期的云复试方式,也着实让王慧捏了一把汗。在紧张的面试、焦灼的等待后,王慧终于看见了“拟录取”三个字,她才敢相信“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梦,被她握在了手里。与她一同上岸的同学曾思琪说:“我们的付出终于都有了回报。慧慧真的很努力很努力。”而一直以来受她关照的旅游管理专业2017级13班孟文尧也说:“她一直是我的榜样,新闻传播学也是我理想的专业,我现在也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希望明年我们在广东相见。”    

 

一路走来,面对身边朋友的帮助和亲人的默默支持,她想表达的最多的就是感恩。“我去茶馆耍一天,你安心在家考试,我把门锁了,都没人进来打扰你的。”复试那天,爷爷的宽慰和体谅,让王慧记在心底,感动的同时,她更多的是继续向前的勇气和动力。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求知的路依然漫长。虽然,王慧现在已经是一名准研究生了,但她明白自己作为跨考生,专业基础不及他人扎实,研究基础和科学素养也都太缺乏。“在假期里,我大概需要学十几本专业书,为正式的研究生生活打打基础。”求学之路,道阻且长,但她说:“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荆棘丛生,扎得鲜血直流,也要坚定地走下去。”       

 

(来源:党委宣传部   采写:大学生通讯社 李岚清 陈海燕   审核:彭康华)